疫情後,各國航線又恢復往日的熱絡,而為了延續此一動力,航空業開始加強探索永續發展的道路,而在飛機上使用循環杯則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本篇文章Loopick循拾將帶你觀察邁入21世紀的當下,在疫情前後航空業在環保議題上的不同做法。
機上循環杯:2018-2019年的發展
在疫情還未爆發之前,其實許多航空公司已經陸續對於永續發展的議題有了嘗試性,且十分有創意的作法,如阿拉斯加航空、紐西蘭航空:
- 阿拉斯加航空:阿拉斯加航空是全美第一個全面停用塑膠吸管和攪拌棒的航空業者,先前他們也在機場內發送瓶身寫著「裝滿再飛」(FillBeforeYouFly)字樣的不鏽鋼水壺,旅客可在登機前裝滿水再上機。只要有一成的旅客自行袋水壺上機,每年就可減少70萬瓶塑膠瓶裝水、400萬個塑膠杯。
- 紐西蘭航空:推出可以吃的咖啡杯,由小麥粉、糖、雞蛋與香草製成,不但能防止飲料滲露,更能保持酥脆。香草餅乾杯與咖啡的搭配,也可一次滿足乘客的兩種需求。咖啡杯還能當做甜點碗,裝上冰淇淋品嚐,完全不會產生任何的廢棄垃圾,物盡其用。
- 葡萄牙Hi Fly航空:經營租賃與包機服務葡萄牙航空公司—Hi Fly推出全球第一班「無塑班機」!無塑班機在從葡萄牙里斯本起飛,飛越大西洋,抵達巴西的納塔爾,7 小時當中的飛行完全不用任何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製品,一趟航程可減少350公斤的垃圾。
機上循環杯:2020-2024年的發展
疫情後,航空公司更進一步的推動永續發展的措施:
- 阿拉斯加航空:阿拉斯加航空率先與環保公司合作,於一架從西雅圖飛往明尼阿波利斯的航班上測試了可重複使用的杯子。
- 西南航空:推出新的纖維冷飲杯,替代了先前的聚丙烯塑膠杯,新款杯子由93%的非塑膠材質組成,並配有聚乙烯內襯以增強耐用性。由於若由纖維杯裝熱飲,杯身溫度還是會過高,可能會有乘客燙傷的疑慮,因此還是以紙質製作的杯子為主,同時也在積極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案。
- 阿曼航空:重新設計經濟艙耳機的包裝,由牛皮紙信封取代了傳統塑膠包裝。
- 達美航空:2023年將機上飲料杯從塑膠杯改為紙杯。
Loopick循拾提供全台最全面的環保外送以及循環容器租借服務,以彈性的一站式循環系統,支持環境友善,滿足各種場合的租借需求,且活動結束後會到點回收並清洗消毒,讓您不為這些小事煩惱,更能專注活動籌備,同時也能減少垃圾量,促進環保與永續發展。
機上循環杯:台灣航空業的進程
- 長榮航空:利用回收的塑膠瓶製作毛毯,一段時間下來,已經使用了上百萬個回收的塑膠瓶。同時,以前餐具上面的刀叉都是以塑膠袋包裝,現在是改以竹纖維的餐巾紙來做包覆,已經減少了大概25萬個塑膠袋,另外他們也用紙杯或循環杯來取代塑膠杯,一年大概減少1,800萬個塑膠杯的丟棄量。
- 華航:將日常使用的寶特瓶回收再利用,製成環保織品的毛毯、枕套與頭墊紙,包裝以紙環設計替代塑膠袋,餐桌布也以回收的咖啡渣再製而成;機上免稅品提供環保提袋,鼓勵旅客重複使用。為減少客艙垃圾處理量,機上同步進行廢棄物分類回收,降低對地球的負擔,也推動永續循環經濟的無限可能。
- 德威航空:在冷飲杯方面,全面換成無需吸管的就口杯,紙杯則改成可回收與生物降解的環保紙杯,另外,機上購物也更換成紙袋。
疫情後,航空業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持續邁進,各大航空公司紛紛投入創新的環保措施,尤其是機上循環杯的推行,不僅在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上取得顯著成果,也展現了全球航空業對環保議題的重視與行動力。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國際合作的深化,航空業將在環保與永續發展的道路上開創更多可能性,為地球的永續未來做出積極貢獻。
若想了解更多循環杯租借或客製化服務,歡迎點下方按鈕諮詢循拾的客服。
參考來源:
飛一趟少350公斤塑膠垃圾 全球第一班「無塑班機」起飛
巧妙引導「裝滿再飛」,消滅70萬瓶裝水 全球6家航空跟塑膠製品說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