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食的生活型態十分普遍,不管是午餐的自助餐還是下班外帶便當回家,最常見的盛裝容器就是紙製餐盒,然而不管在成本效益上或食品安全上,使用循環餐具皆優於紙類餐具,本篇文章要告訴你,要汰換紙類餐具的三個理由。
自助餐應使用循環餐具理由一:紙餐具不可直接回收
自助餐應使用循環餐具首要理由是,紙製餐具其實和紙類不同,不可直接回收。根據環境部的解釋,紙餐具如碗、盤、杯等是公告應回收容器,為了防水及油漬與使用便利,生產時會在表面塗上一層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以浸臘處理。因此,後端的處理需先將塑膠膜與紙材分離,再將塑膠粒和紙漿分開利用,處理程序與紙類不同,故需分開收集處理。
若自助餐業者能使用循環餐具,一個餐盒不僅可以使用上百次,且後續可百分之百的回收再利用,不會產生一次性產品浪費。此外,這樣的做法還能有效減輕垃圾負擔,促進資源的永續利用。
自助餐應使用循環餐具理由二:成本效益
自助餐應使用循環餐具的第二個理由是,環境部在110年規定,自助餐店及便當店須強制設置紙餐具回收設施,若未設置依法可罰新台幣6萬至30萬元,這波規定主要針對提供座位的自助餐與便當店,要執行下面規定的回收事項:
- 設置供紙餐具回收所用之廚餘回收桶、一般垃圾桶及分類、堆疊紙餐具設施等資源回收設施。
- 於營業處所採取必要之回收宣導措施。
- 應將經分類、堆疊之紙餐具,交由可回收應回收廢棄物之回收對象回收、委託公民營廢棄物清除機構或合法運輸業代為清除,或經執行機關同意委託其清除、處理。
簡單來說,除了要購買一次性的紙類餐具外,店家必須有分類、回收的流程,後續的處理必須多花費人力與物力,長期以往,成本勢必提高,若能使用循環餐具,所有回收流程便可省略,商家可以將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用於改善菜品,增強顧客滿意度。
Loopick循拾提供全台最全面的環保外送以及循環容器租借服務,以彈性的一站式循環系統,支持環境友善,滿足各種場合的租借需求,且活動結束後會到點回收並清洗消毒,讓您不為這些小事煩惱,更能專注活動籌備,同時也能減少垃圾量,促進環保與永續發展。
自助餐應使用循環餐具理由三:健康安全
根據新聞報導,市面上常見的一次性紙製餐具,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 塑膠淋膜紙容器:內面塗有塑膠淋膜,可防油、防水,也可盛裝熱食,大部分自助餐、便當店外帶紙盒或紙碗都屬於這一類,可耐高溫達90-110℃,若是微波加熱的容器,更可耐熱至140℃。
- 紙袋容器:是一種可防油的食品包裝用紙,經常被用來包裝薯條、炸雞、雞排等油炸食物,但本身並不防水。
- 塗蠟紙容器:材質厚實、防水,可作為冷飲的容器,若飲料或食物的溫度超過40℃就不可使用。
相較於塑膠類餐具,紙類餐具雖然風險較低,但仍可能有油墨、螢光增白劑等有毒物質,而且食物的溫度越高,有毒物質被釋放出來的機率就越高,因此若自助餐業者能使用循環餐具,對於顧客在食安上的風險就能降到最低。
自助餐要如何開始使用循環餐具?
若自助餐或便當業者初期不想直接花費太多成本購置循環餐具,建議可與循環餐具租借業者合作,以Loopick循拾為例,除了提供各式餐具外,其服務也包含使用後的清洗及運送,店家根本不需傷腦筋在後續的清理上,此外,Loopick循拾也完全遵守衛福部食藥署「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在食品衛生上可絕對放心。
Loopick循拾的清理流程如下:
- 清除食物殘渣:將廚餘與清洗空間分離
- 長時間(24小時)熱水浸洗:徹底帶走表層的油污
- 80度熱水強洗2分鐘:殺菌
- 紫外線消毒(UVC):消滅多種細菌病毒
- 烘乾水漬後直接封箱:物流箱在每次運送後也會清洗
在台灣普遍的外食文化中,紙製餐具雖然便利,但在回收處理、經濟效益及食品安全方面皆存有隱憂。相較之下,使用可重複利用的循環餐具可有效降低長期經營成本。此外,紙製餐具仍可能含有有害物質,在高溫下釋放風險更高,影響食品安全,循環餐具則能大幅降低這類健康疑慮。為了促進環保並提升顧客用餐體驗,店家可選擇與循環餐具租借業者合作,如 Loopick循拾 提供一站式租借、回收與消毒清潔服務,讓商家無需擔憂額外的清洗與管理成本,同時確保食品安全與環境永續。透過採用循環餐具,不僅能減少一次性垃圾,更能兼顧企業經營效益與消費者健康,為未來的永續飲食文化邁出關鍵一步。
若想了解更多循環杯租借或客製化服務,歡迎點下方按鈕諮詢循拾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