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政府對於餐飲業者也提出的相關規定,除了一般餐廳,百貨公司或大賣場的美食街也包含其中,而循環餐具已經成為現階段的不二選擇,也是節能減碳的首要步驟。
美食街循環餐具的相關法規
台灣在108年就提出「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規定百貨公司業、購物中心及量販店業於其提供餐飲之場所供消費者現場食用時,不得提供各類材質免洗餐具。
到了112年,鑒於許多餐飲業者多以生物可分解塑膠作為替代材質,但此材質需於特定條件環境才能快速分解,且國內沒有合適之再利用方式及堆肥設施,會衍生相關環境問題,因此政府再度修正公告,明定限制使用對象不得提供生物可分解材質之免洗餐具。
美食街在循環餐具上有哪些選擇?
循環餐具顧名思義就是可重複使用的餐具,但與先前餐飲業者使用的可分解塑膠材質不同,基本上,循環餐具應符合衛福部食藥署「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相關規範,目前最常用的材質有下面三種:
- 玻璃材質:玻璃材質具有無毒無害以及不易殘留味道等優點,但由於重量太重,且有破碎的可能,若有小朋友,可能需要更加注意。
- 不鏽鋼材質:不鏽鋼材質耐用,保溫,能長期使用且可回收,但裝太熱的食物隔熱效果不是太理想。
- PP材質:PP材質輕巧、耐熱性好、不易破損、不吸附異味,而且可重新再製,因此在循環餐具市場上是最受歡迎的材質。
Loopick循拾提供全台最全面的環保外送以及循環容器租借服務,以彈性的一站式循環系統,支持環境友善,滿足各種場合的租借需求,且活動結束後會到點回收並清洗消毒,讓您不為這些小事煩惱,更能專注活動籌備,同時也能減少垃圾量,促進環保與永續發展。
消費者對於美食街使用循環餐具的擔憂
根據統計,有60%的民眾對於使用循環餐具裹足不前,就是擔心清潔不乾淨,以及要與他人共用的問題,其實美食街業者可與循環餐具租借業者合作,以Loopick循拾為例,他們的服務也包含使用後的清洗,均遵守衛福部食藥署「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流程如下:
- 清除食物殘渣:將廚餘與清洗空間分離
- 長時間(24小時)熱水浸洗:徹底帶走表層的油污
- 80度熱水強洗2分鐘:殺菌
- 紫外線消毒(UVC):消滅多種細菌病毒
- 烘乾水漬後直接封箱:物流箱在每次運送後也會清洗
美食街循環餐具:可以直接吃的餐具
除了美食街使用的循環餐具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種材質之外,在國外也有人發展「可以吃」的循環餐具,可說徹底的消費容器,達到零垃圾的境界。
日本的丸繁製菓研發出「食用托盤」,其成分與冰淇淋甜筒餅乾類似,主成份為玉米澱粉和調味料,但又加入馬鈴薯澱粉以提高耐用度,顧客還可選擇洋蔥、芋頭、蝦餅和玉米等口味,讓盤子本身吃起來也不單調,日本城鎮的美食街活動常會使用這類產品,可減少很多一次性垃圾,甚至也不用後續的清洗。
保加利亞一家名為「Cupffee」的新創公司,則是研發出可耐熱85度C的循環杯,注入飲品後40分鐘才會軟化。
雖說這類的循環餐具十分有創意,也不會產生任何垃圾,但在成本上會比一般材質還要高昂,也因此到現在還是無法普及。
若想了解更多循環杯租借或客製化服務,歡迎點下方按鈕諮詢循拾的客服。